假設你的錄音中包含 verses 和 choruses 。經常 choruses 比 verses 聲音大很多,你想要減少差距,把 choruses 變小聲或把 verses 變大。假設你在地鐵中聽mp3時聽到你喜歡的副歌 (chorus) 時很爽,結果副歌完後的 verse 你就不爽了,因為外面很吵,可是歌的音量太小。
動態處理基本上是自動增益的操作。
因此這能減少音量的差異(壓縮器),或增加差異(expanders)或只是以不同方式來改變。
Threshold & ratio
臨界值與壓縮比臨界值定義了中間點的位置。壓縮比代表中間點之後的坡度有多"陡"
其實還蠻簡單的:設臨界值為-12dB,而壓縮比為 4:1,水平軸代表輸入音量,垂直軸代表輸出音量。因此當輸入音量在臨界值下時,例如-30dB,輸出值也會就是-30dB,基本上壓縮器沒有作用。但一旦輸入音量到0dB,壓縮器就會動作,降低-9dB的音量。這就叫-9dB的增益減少(gain reduction)。
基礎公式如下:若我們將臨界值設為-12dB。在這之下的聲音就不會被影響。設置的壓縮比為4:1,代表超過壓縮值後,每4dB的輸入值,只會成為1dB的音量增加。若輸入值為0dB,超過臨界值12dB,輸出會成為3dB的增加(12除以4,壓縮比),-12+3=-9,就會成為-9dB。
這要幹嘛?
若 verse 是-12dB,而 chorus 是0dB。我們來看看會發生什麼事。verse的部份不會受影響,chorus會變到-9dB。本來相差12dB的音量現在只剩3dB!所以說壓縮器"壓縮"了超過臨界值的動態變化。雖然實際上複雜許多,我們先簡單這樣看來獲得概念。
那如果我們將壓縮比變成1:1.5。就變成了expander了。
超過臨界值的音量,每增加1dB就會增加輸出值1.5dB。基本上它反轉了我們上述壓縮器做的改變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